安吉白茶网 > 资讯中心 > 安吉白茶新闻 > 正文

面对2008,中国茶产业不必“尴尬”

2007年8月19日 15:54

字体大小:

3329人浏览
人参与

离北京奥运仅仅只剩一年时间了,越来越多的茶企业提出北京奥运会特许经营的问题。中国茶产业到底能不能获得特许经营权?如果不能,茶产业会不会失去这次机遇?针对“奥运后滑坡现象”,茶产业又该怎样去发展?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尧。

  离北京奥运仅仅只剩一年时间了,越来越多的茶企业提出北京奥运会特许经营的问题。

  中国茶产业到底能不能获得特许经营权?如果不能,茶产业会不会失去这次机遇?针对“奥运后滑坡现象”,茶产业又该怎样去发展?

  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尧。

  我国茶业的双重境遇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目前,我国的茶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陆尧: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更是首开人类人工植茶之先河。中国茶文化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同步走来。

  但是,我国的现代茶产业却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茶馆业、茶饮料工业以及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等品种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我国的茶叶产量达到102万吨,居世界首位;茶叶出口创汇5.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然而,今年5月份以来,普洱茶市场出现了价格水分等问题,使部分普洱茶企业营业额下降。

  其实,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普洱茶出现价格水分等问题属正常现象。更何况,我国绝大部分普洱茶质量是有保证的,也确实具有降血脂、减肥等功效,消费者尽可以放心消费。

  茶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和谐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间越来越近,中国的茶企业怎么看待此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陆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而绿色、人文也是中国茶最鲜明的特点。其中,人文奥运是三大主题的核心和灵魂。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代表的中国茶文化,其核心概念是“健康?愉悦?和谐”,与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团结、友好异曲同工。还有,奥林匹克标志中的白底,加上黄、绿、蓝、红、黑五种颜色组成的五环,恰好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黄茶、绿茶、青茶、红茶、黑茶的颜色相似。这些都可以说明奥林匹克与中国茶文化的密切关系。

  所以,中国茶产业要及时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把我国的茶产品和茶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同时,通过茶文化的弘扬,使我国茶的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扩大。

  目前,可以说,每一个茶企业都愿意结合奥运做一些事。大家都想借助奥运商机来展示中国茶的风采。当然,也想卖个好价钱。现在,不管是北京市政府和企业,还是外地政府和企业,对奥运茶经济都很关心。

  奥运面前的尴尬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现在,北京奥运会特许经营权是茶企业最关心的事情,您能谈谈具体的进展情况吗?

  陆尧:目前,中国大陆茶企业在申请获得2008北京奥运会标识使用权过程中,没有获得成功,遭遇了尴尬。

  可口可乐公司是国际奥组委的战略合作伙伴,成为水和饮料(含茶)的赞助商,并且具有排他性。根据国际惯例,可口可乐公司自然也成了北京奥组委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受到法律保护的身份和相应的规定,使我国茶叶企业不能使用北京奥组委专用标识销售自己的产品。

  据了解,在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我国奥申委曾以茶为媒向国际奥组委执委们作过友好沟通。北京奥组委也曾为茶企业特许经营的事向国际奥组委争取过,但在未能如愿的情况下已经与国际奥组委签署了相关法律文件。

  然而,国际奥组委和可口可乐公司却为台北奥组委和台湾省的茶企业破了一次例。双方达成了变通协议,台湾省茶叶企业可以使用台北奥组委专有标识销售自己的产品。

  同样的游戏规则,却产生不同的申报结果,原因可能有三个:

  一是大陆茶企业品牌效益、市场运作能力、国际影响力等不如台湾省茶企业;二是北京奥组委的有关项目官员对茶产业的情况和国际奥组委的相关谈判机制了解得不够充分;三是可口可乐公司因为商业利益可能不愿意看到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大陆茶业正面走上奥运舞台。

  不过,台湾省的先例也给大陆茶企业带来了希望。我建议大陆著名茶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配合北京奥组委重新与国际奥组委、可口可乐公司商洽,参照台北奥组委先例,签署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中国大陆茶产品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的补充协议。同时,兼顾可口可乐公司在华的长久商业利益,达到皆大欢喜的双赢、多赢境界。

  我衷心希望通过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帮助中国茶企业把奥运商机这个烫手的山药变成迷人的蛋糕。

  机会面前 不必“尴尬”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万一结果不如人愿,中国茶企业会不会失去这次机遇?

  陆尧:虽然目前中国茶企业还没有能够获得奥组委战略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供应商四种身份中的任何一种,但茶企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不该就此“尴尬”。

  我曾提出过“有资格大干,无资格巧干”的倡议,呼吁更多的中小型茶企业参与到奥运营销中来。

  目前,我们正在向奥组委推荐茶产业精英担任奥运火炬传递手和护跑手,还建议,火炬在北京老舍茶馆门前交接;或是火炬传递时,在马连道绕一下。这些都会对中国茶产业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而且,我们支持用茶叶做成火炬,由茶业从业人员组成的“火炬手”和护跑手,把“茶叶火炬”传递到北京的创意。

  茶文化活动广场也是一种很好的展示方式。在奥运会前,北京大概要办30到50个文化活动广场。这方面,可以由茶业协会或研究机构牵头,与著名茶叶企业合作,承担多个茶文化活动广场的建设任务。同时,观光茶园是新兴的好项目。奥运期间,不但能让世人看到我国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还能带动茶叶旅游的发展。

  除此之外,茶产业还能通过迎奥运茶艺会演、奥运冠军茶话会、茶妹找福娃系列活动、奥运冠军形象代言等多种形式来展示中国的茶文化,很好地与奥运对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我们高兴地看到:北京奥组委正积极指导北京茶企业在奥运村建设一个200平方米左右的中国茶馆,用于接待外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亚运村选定了一家茶馆,用于接待外国记者;连奥组委大楼里都开了一家茶馆。我们希望,中国茶、茶具和茶膳等能用于外国教练、运动员和记者的接待中。

  结合自身情况 研究奥运商机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中国茶产业面对如此好的一个发展机遇,应注意哪些问题?

  陆尧:中国茶产业应扬长避短,整合资源,为奥运会提供最好的产品、环境和服务。

  首先,我们要做出更好的茶,通过更好的品质来展现我们中国茶的魅力。这是最关键的。其中,包装质量也很重要。以前,我国的茶产品经常是“一等茶叶,三等包装”。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要追求古朴或新颖,要小巧,便于携带。好的包装也能促进茶叶消费和出口。

  同时还要有好的服务。茶馆、茶庄要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技能水平不但包括卖茶和泡茶,还包括语言的交流。企业内部要开展一些行业专用英语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每个茶企业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奥运商机,参照其他行业、企业的成功案例,找到适合自己的奥运战略。像吴裕泰就很有眼光,请了一批行业专家和营销专家做了《吴裕泰奥运发展战略研究》的课题。这是大陆第一家专款专项做如何迎接奥运课题的企业,值得借鉴。

  北京老舍茶馆也先后创新性地推出了五环茶旗、五环茶艺,面向消费者传播奥运精神,体现奥运与中国茶的互动,展现了中国茶叶品种的多样性和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茶界内外广受好评。

  延续奥运效应 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有些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结束后,经济出现“奥运后滑坡现象”。对此,您怎么看?

  陆尧:离奥运会的时间越来越近,茶叶的销售也越来越旺。根据国际惯例,奥运会后,我国茶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还能有3年左右受益期。

  奥运茶经济可以带来三种效应:凝聚效应、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凝聚效应是指借助奥运,使茶产业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向这里凝聚;辐射效应说的是,在北京推动奥运茶经济,能够对浙江、安徽、广东、福建、云南、江西,甚至是台湾、香港等地的茶业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瞬间放大效应则是指,因为搞奥运茶经济,中国茶业经济会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茶业产值在较短时间内翻番。

  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以往奥运会举办国的经验,学习国际上好的理念,来提升中国茶产业的营销水平和管理水平,拉动茶叶的内销和外销。更重要的是,人才的锻炼、营销队伍的培养、管理层的建设,影响的不仅仅只是销量的增长,更是整个产业的提升,那将是长久的受益,而非仅仅3年。

  所以,对奥运商机要做到总体把握。不但要把茶经营做好,还要把茶队伍带好,为中国茶产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打好基础。

 
标签:
永久网址:www.baicha.cn